从少,谓一同而二异;从多,谓二同而一异,必观其事之轻重而为之增损。寒散则热退,故虽甚不致死。
服此方而病可立解,立法之奇,无过于此。厥阴司天,风淫所胜,亦病于脾也。
外感者邪袭肌表,故多阳实;内伤者由于酒色劳倦,七情口腹,致伤脏气,故由阴虚。意恐惧者,肝气不足也。
脉虚兼泄者,必亡其阴,阴亡则血虚,故虚泄为夺血也。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,肠胃有寒汁沫与血相搏,则并合凝聚不得散,而积成矣。
人活一口气,即此乾元之气也。然阳在午则为昼而日丽中天,着有象之神明,离之阳在外也;阳在子则为夜而火伏水中,化无形之元气,坎之阳在内也。
有阳无阴则精绝,有阴无阳则气绝。设其回而不转,则至数逆,生机失矣,故曰“神去则机息”,又曰“失神者亡”也。